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為各類經營主體“破壁清障”(人民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Kaiyun云开

云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宿舍家具定制领导者 | 高品质公寓床、学习桌椅、宿舍衣柜生产厂家

Kaiyun云开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538-8367963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為各類經營主體“破壁清障”(人民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5-08-09 14:13

  

為各類經營主體“破壁清障”(人民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图1)

  公平競爭機制下,更多企業進入江西石城縣充電樁運營市場。圖為市民在市場化運營的充電站為新能源汽車充電。

  深圳市好兄弟電子有限公司落戶深汕特別合作區后,有了充足的產業發展空間。圖為公司組裝車間。劉元款攝

  市場是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我國有14億多人口、超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近1.9億戶經營主體,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一項系統性改革。怎樣破除地方保護?怎麼打破市場分割?如何治理“內卷式”競爭?

  記者調查版今起推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觀察”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沒了緊箍咒,心情特舒暢!”在廣東湛江市經營一家研學公司的李岩,最近正在廣西百色市拓展業務。然而,李岩的公司此前參與百色市有關部門招標時,卻被“名錄庫”卡在門外。

  “名錄庫”“特許經營權”“獨家協議”……一項項名目背后,是地方保護主義設置的無形壁壘。

  如何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破壁清障”?記者近日在廣東、江西、廣西等地探訪。

  “准入‘有檻’,答復‘沒門’。那個‘名錄庫’,讓我上火大半年。”李岩說。

  前兩年,百色市有關部門招標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承辦機構,李岩的公司提出申請,卻被告知不符合要求。

  根據2023年9月百色市有關部門出台的文件,通過遴選被列入推薦目錄的承辦機構,才有資格承辦百色市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李岩的公司未在推薦目錄中。

  “有關部門回復,‘你們在百色市無分公司。沒有分公司的企業,不納入此次遴選審核范圍’。”李岩回憶。

  在江西贛州石城縣,陳飛負責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生產和運營企業,則被“特許經營權”攔在了市場外。

  2019年,石城縣要求轄區內的充電樁建設項目需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方可備案﹔同時,以特許經營權形式,將全縣充電樁的建設經營權交給了石城縣城鎮建設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

  “我們公司想建充電樁,向有關部門征求意見,一年時間都未能通過,只能干著急。”說起當時情形,陳飛不由蹙緊眉頭。

  為各類經營主體“破壁清障”!2024年8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施行。面對阻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藩籬,各地態度堅決:取消!

  在廣西,自治區政府整合設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該局副局長李暄介紹:“我們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三書一函’(即《提醒敦促函》《約談通知書》《立案調查通知書》《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建議書》)制度,制定廣西市場監管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工作指引,防范化解市場壟斷、行政性壟斷風險。”

  在江西,公平競爭審查被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核指標,並創設“公平競爭審查評估”機制。“這一機制,有助於形成政府部門集中清理、第三方專業評估、經營主體評議、社會公眾監督協同發力的格局。”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正新說。2024年以來,江西審查增量政策措施4459件、修改調整615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842件,形成“預防—審查—監督—問責”完整治理閉環。

  2024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並核查線索,對百色市有關部門及負責人開展調查和行政執法約談。次月,百色市有關部門廢止了那份中小學研學旅行承辦機構遴選資格的文件。

  “‘名錄庫’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屬於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依照相關規定,應當廢止。”李暄說。2024年下半年,李岩的公司順利在百色市開展了上千名學生參加的研學活動。

  2024年11月,石城縣廢除特許經營權,取消了充電樁建設備案前征求部門意見環節。“得知消息,我們立馬向縣行政審批局申請備案,當天就拿到許可。目前已安裝各類充電設備100多台。”陳飛蹙緊的眉頭舒展開來。

  石城縣居民賴先鋒將車開進充電站,插上充電槍,走進站內的便利店。“過去充電,沒有地方休息,只能坐在車上等。現在有了便利店,能休息、能購物,體驗感好多了。”賴先鋒感受明顯,“站內還‘上新’了快充樁,半小時就能充滿電。”

  2017年,石城縣面向全國招標建設充電樁,彼時全縣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足百輛,沒有企業願意參與建設。為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縣城投公司取得特許經營權,自2019年起陸續投入3000多萬元建充電樁,並覆蓋全縣所有鄉鎮,2023年實現微利。

  “沒了特許經營權,公司直接面對市場競爭,肯定有壓力。”縣城投公司董事長溫春紅坦言。

  壓力倒逼企業提升競爭力。2024年11月,縣城投公司先后召開3次會議,重新研判充電樁市場,決定開源節流:開源方面,針對新能源重卡充電不便問題,在高速路口安裝320千瓦的大功率重卡充電樁,每月增收2萬多元﹔節流方面,對已有充電樁進行技術改造,減少電力損耗,每月降低成本約7000元。

  “市場公平競爭幫我們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客源,也讓我們堅定了信心。”溫春紅說。

  “太巴適了!”登錄廣西政府採購網,看到公司得分94.73、名列第一,成功中標北海職業學院學生宿舍家具項目,四川成都永亨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標員譚成毅高興得蹦出一句家鄉話。

  “競標企業來自全國各地,不乏廣西本地企業,競爭激烈。但這次採用遠程異地評標,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譚成毅說。

  “就是利用在線評標系統,來自不同地方的評審專家,在他們當地的遠程評標現場跨城打分﹔評標現場視頻實時交互,相關部門實時監督,全過程留痕。”北海市政府採購中心副主任唐文平解釋。

  評標公正性方面,專家與投標企業長期同處一域,易被“圍獵”﹔專家間形成“小圈子”,容易互相打招呼﹔地方政府可能“排外”,暗示專家為本地企業“開綠燈”。

  評標專業性方面,一些地方的專家專業類型不均衡,特定領域儲備不足,不得不“少數專家評多數標”。

  投標經濟性方面,線下評標常要求競標企業提供紙質標書及樣品,筑起“成本壁壘”,令一些外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無奈退出。

  在贛州贛縣區遠程評標現場,技術團隊向記者演示了遠程異地評標的關鍵步驟:系統“盲配”異地場地,招標人、投標企業等無法提前獲悉哪裡的專家參與評標﹔系統在“盲配”的場地所在地“盲抽”評標專家,自動屏蔽個人信息,僅顯示專業領域,招標人、投標企業等無法得知哪些專家評標。

  “專家也不能提前獲知標書內容,電子標書隱藏了企業信息,防止圍標、串標等行為發生。”贛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贛縣區分中心主任劉愛建介紹,企業無需現場參與,網上投標、開標即可。

  贛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明經華介紹,2023年起,贛州與浙江杭州,福建廈門、泉州、龍岩,廣東深圳、佛山等地開展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合作,打破傳統招投標地域限制,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從“區域分割”邁向“全國互聯”。

  對身處同一評標現場的專家,如何防范相互“打招呼”?走進位於北海市政府採購中心的評標區,隻見5個獨立評標室內,專家分散評標,監控畫面實時傳輸到電子監控室。

  來自浙江寧波余姚市的楊柏鐘,作為工程建設領域專家,曾參與北海異地評標,“同台競技,不敢丟人,倒逼我們提升專業能力。”

  線上平台共享優質專家資源。北海市從最初選取成熟項目小范圍推廣,到2023年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政府採購項目遠程異地評標的通知》,實施標准化管理,再到去年變為“一主場+一副場”多地評審,遠程異地評標漸進改革、小步快跑。

  遠程異地評標,企業獲得感強。就公司中標的北海職業學院學生宿舍家具項目,譚成毅算了一筆賬:擱以前,制作鐵架床樣品2000元,包裝費、運費、安裝費2000元,300頁標書打印5份共1500元,差旅費等3000元,“現在,坐在辦公室就能完成投標全流程,‘扛標書’變‘點鼠標’,能省近1萬元。”

  遠程異地評標推廣以來,在北海市參與投標的外地企業佔比由58%增至83%﹔外地企業中標率由15%躍升至70%﹔累計為企業節約費用6000萬元。北海市財政局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科負責人肖鐵健介紹,北海遠程異地評標“朋友圈”不僅覆蓋廣西所有設區市,還與遼寧大連、浙江寧波、新疆伊寧等28個城市建起“跨省評審”合作機制。

  2024年,廣西5455個政府採購項目採用遠程異地評標方式開展評審,超過全區政府採購項目總數的1/4。

  “近兩年,公司在北海投標數量增加兩倍,中標金額增長超過150%。”譚成毅感慨,“一碗水端平,投標企業不拼關系拼實力,一定能更好滿足招標人的質量要求。”

  “落戶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我最正確的選擇!”深圳市好兄弟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凱潛篤定地說。他說的合作區,位於廣東汕尾市,好兄弟公司是首批遷來的企業之一。

  2001年,趙凱潛在深圳創辦好兄弟公司。公司在音頻技術方面研發創新,產品逐漸供不應求,急需新建廠房、擴大產能。然而,深圳土地空間有限,難覓合適地塊,搬遷是唯一出路。

  搬到哪?“搬遷不僅要關注土地、能源等價格,還要考慮政策等軟環境。”趙凱潛有些糾結,公司創辦以來,一直扎根深圳,對其他城市的產業政策、營商環境知之甚少。

  直到與深汕特別合作區接洽后,趙凱潛驚喜地發現,這裡的產業政策與深圳深度融合,營商環境與深圳“同城同質同效”,能為企業提供優質連片的土地、“拎包入駐”的定制廠房以及充足的產業發展空間。“還有一條很重要,可以繼續給員工繳納深圳市社保,免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穩住了團隊。”趙凱潛說。

  2011年2月,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汕尾海豐縣的鵝埠、小漠、赤石和鲘門4個鎮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委托深圳、汕尾共管。2017年9月,省委和省政府調整合作區體制機制,明確由深圳市全面主導合作區的經濟社會事務﹔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挂牌,全國首個由“飛出地”全面主導建設管理的合作區就此誕生。

  過去,一些城市間盲目競爭,暗地裡較勁,有的在招商引資、市場准入等方面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動。如今通過改革,破除的是體制障礙,轉變的是發展理念:從本位主義、各自為戰轉向區域協作、抱團發展。

  行政壁壘被打破,好兄弟公司順利落戶合作區並發展迅速。2021年,公司整體搬遷至合作區,在新產品研發上持續發力,各類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從過去的12條變為50多條。公司年銷售額從2017年的1.2億元增至2024年的2.4億元。

  “充足的發展空間、良好的產業發展政策、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合作區就是一個‘小深圳’。我們看好這裡的未來。”趙凱潛說。

  將更多的“深圳基因”嫁接到汕尾。2023年11月,《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施行,明確合作區以深圳所屬經濟功能區的標准開發建設管理。

  今年一季度,深汕特別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3%。

  2023年3月,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出台關於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各市通過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等方式,在珠三角地區設立“反向飛地”。截至目前,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級市均在珠三角地區設立“反向飛地”,借助珠三角地區豐富的人才、科研資源,為后發地區培育創新發展動能。

  “反向飛地”,被形容為“在有鳳的地方筑巢”。筑巢者,不單面向廣東,也面向全國。

  點膠、組裝,位於南寧的廣西中科華瑞微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智能戒指、按摩手表、單導心電儀……一批智能穿戴設備從這裡打包,發往東盟市場。

  這家廣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2021年從南寧位於深圳的“反向飛地”——南寧市—中關村深圳協同創新中心孵化而來。企業高管單文豪同時兼任深圳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雙向奔赴,攜手發展,‘反向飛地’為我們創造了新機遇。”他說。

  如今,南寧市—中關村深圳協同創新中心已升級為南寧(深圳)東盟產業合作創新中心,配套建設科技企業辦公區,更好地搭建起粵桂創新資源流動“走廊”。

  創新中心負責人梁雁告訴記者,深圳曼瑞德在創新中心可享受南寧的創新扶持政策,由此孵化並在南寧成立了廣西中科華瑞公司,形成“深圳研發+南寧制造+東盟市場”跨境產業合作模式。

  廣西中科華瑞專注制造,銷售額從2022年的2700萬元增至2024年的7900萬元﹔深圳曼瑞德專注研發,研發專利累計突破200項。

  迄今,南寧位於深圳的“反向飛地”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00家,服務85家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落地南寧,推動21家南寧企業鏈接深圳資源。梁雁信心十足:“打破‘小圈子’,發展的舞台會越來越大。”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Kaiyun入口网址Kaiyun入口网址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