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康巴周末 冈拉梅朵 一朵开在雪域高原的公益之花十四年温暖万颗心-Kaiyun云开

云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宿舍家具定制领导者 | 高品质公寓床、学习桌椅、宿舍衣柜生产厂家

Kaiyun云开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538-8367963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康巴周末 冈拉梅朵 一朵开在雪域高原的公益之花十四年温暖万颗心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5-08-05 02:23

  

康巴周末 冈拉梅朵 一朵开在雪域高原的公益之花十四年温暖万颗心(图1)

  2025年7月8日,巴塘县中学校园内,一张张通往各乡镇的免费车票,为200多名寄宿生卸下返乡负担。13年来,这样的场景在巴塘县已重复145次,累计服务学生16500人次。3年来,公益性邻里学堂“浙里学堂”惠及青少年超10000人次,已成长为家长安心、孩子欢心的“成长港湾”。十四年间,有“冈拉梅朵”的地方,善行仁举不断汇成改变个体命运、促进社会发展的暖流。

  据统计,十四年来,巴塘县社会性公益组织“冈拉梅朵”策划并实施了100多个公益项目,累计筹集近800万元物资,帮助了万余名的困难群众。该组织先后获四川省十大扶贫爱心组织、十佳志愿服务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以及全国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如今‘冈拉梅朵’的延续,得益于地方环境日益向好,更乘上时代浪潮的东风。从曾经的艰难摸索,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时代浪潮,我们深刻领悟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冈拉梅朵”的发起人张舒凤感慨,这既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幸运,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与责任。

  张舒凤生于巴塘,长于巴塘。十四年前,正因她俯身耕耘,才有了公益品牌“冈拉梅朵”的扎根。

  大学时,张舒凤与好友赴巴塘支教,坚定了她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2011年,张舒凤感于个人力量微薄,在网络发声组建“甘孜州后援团”,这是公益组织“冈拉梅朵”的雏形。三年后,团队依法注册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定名“巴塘县冈拉梅朵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冈拉梅朵”救助的第一个患者,是一名眼部被感染的理塘县儿童。张舒凤带着伙伴们在微博上向眼科大V求助,北京美尔目眼科医院很快回应,免费为孩子治疗。孩子康复后,“冈拉梅朵”还资助路费,带他在北京游览。一个孩子的童年就这样被挽救,“冈拉梅朵”团队确信:微小的连接能撬动巨大的改变。

  此后,为改善贫困地区家庭孩子教学环境,“冈拉梅朵”发起“第二课堂”公益项目在巴塘县落地;邀请专业导演拍摄的公益推广片助力高原好物出山;“蝴蝶飞”脊柱健康计划施治侧弯患儿……一个个项目,让“冈拉梅朵”从单点帮扶逐渐织就覆盖医疗、教育、产业的公益网络。

  2024年,“冈拉梅朵”的目光投向更深层的乡村振兴与文化根脉,启动了“支持青年艺术家赋能乡村振兴共创计划”。与此同时,“老屋焕新”计划也将于今年上线。该计划致力于倡导和践行老屋保护,以“保护性改造+社区共建”为核心,为城市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崭新的传统韧性。

  “冈拉梅朵”的特色计划,独具匠心地搭建了现代与传统、内部与外部“双向赋能”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看到的,不再是刻板印象中民族地区“扶贫助困”的传统公益,而是一个个鲜活、自信、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创“益”。

  十四年,从20岁到34岁,张舒凤坦言无悔当初的选择。为什么要投身公益事业? 她回答:“想要去帮助困境中的人群是初心,一直坚持,是因为看见了需求和希望。”

  如今,“冈拉梅朵”的公益版图持续拓展,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Kaiyun遍布“冈拉梅朵”团队成员的足迹。从最初的零星助学、济困等公益项目的推进,发展到今天系统化、平台化的“冈拉梅朵”,其核心始终未变:做一座坚实的“桥”,一扇明亮的“窗”。

  “冈拉梅朵”的根系,从不囿于地理的经纬。它的每一次脉动,都呼应着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那份守望相助。2015年,一场跨越海峡的生命接力,让这份情谊愈加醇厚。

  当时,一位福建籍白血病患儿的求助信号,通过网络传到了金沙江畔。“冈拉梅朵”迅速行动,联合多地爱心力量,为年幼生命凿开了希望的通道,患儿最终成功赴台就医。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被中国新闻网以《首例两岸民间互助医疗纪实:爱心接力》为题报道,引起广泛回响。

  它有力表达:纵使海峡相隔,生命的尊严与希望,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守护,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在危难时刻朴素且动人的实践。

  在“冈拉梅朵”,这支以各民族青年为核心的团队与志愿者队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52名团队成员与150名长期参与的志愿者,多以“80”“90”的各民族青年为主。他们深入牧区帐篷、山区校舍、边远村落,每一次助力,都是“交往交流交融”的微观现场。

  来自成都的陶子,很早就参与了“冈拉梅朵”的助学、助医工作。这些经历,让她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更被一份份热切的情感深深打动。“有种看着孩子长大的感觉!”陶子感言,只要“冈拉梅朵”需要,她会继续义不容辞。

  来自山东的子民,最初在网上与“冈拉梅朵”结缘。他的公司团队在北京,多次参与“冈拉梅朵”公益项目后,他真切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他坦言,这份真挚的情感,让他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的认识,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一次次实践,“冈拉梅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生根。这熔炉般的实践场,让“民族团结”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充满活力的日常。

  当一批批受助者褪去迷茫,他们带回的,是生命的韧劲,更是善意如高原雪莲般悄然繁衍的希望。

  在雅江县一间暖意融融的小餐馆里,老板小伟(化名)正利落地穿梭于桌椅间。谁能想到,十年前,他还是因重度脊柱侧弯蜷缩在病榻、几近绝望的少年。2014年,是“冈拉梅朵”一对一救助汇聚的暖流,将他送往北京成功手术。之后,小伟自强不息,经过创业沉浮,在这方烟火气里安顿了下来。日子稳了,那份被点亮的善意从未冷却,他将挣到的钱回馈到“冈拉梅朵”平台,让曾经托举他的力量,继续流淌。

  和小伟一样,曾因脊柱侧弯手术改变命运的拥西(化名)、受过助学资助的麦西(化名)等,在“冈拉梅朵”的感召下,正力所能及地投身公益事业。十四载春秋轮转,当年播下的种子,已蔓延成一片足以滋养新苗的蓬勃花海。

  不过,“冈拉梅朵”温暖花海的背后是漫长崎岖的探索。众筹旅舍关门、慈善演唱会收益微薄、“以商养益”屡屡受挫……直到2018年,通过层层申请,由冈拉梅朵发起和实施的“第二课堂”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发展类项目,“冈拉梅朵”才迎来转机。

  十四年里,“冈拉梅朵”先后多次荣获各类表彰表扬,这些荣誉是肯定,是“冈拉梅朵”与时代同频的印证,指引其望向更远的前方。

  2025年夏,“冈拉梅朵”新一批志愿者正沿318国道跋涉而来。“冈拉梅朵”的根,深扎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沃土;它的花,绽放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苍穹;而它不凋零的秘诀,藏在那朴素的誓言里——“致力于改善困境人群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十四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单点帮扶到公益网络,从雪域高原到海峡两岸,“冈拉梅朵”用行动诠释了公益的Kaiyun力量。未来,这朵雪莲花将继续绽放,温暖更多人的心。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